2019/02/14
新生儿空调温度一般应该在多少度为宜?很多新妈妈都特别担心,宝宝刚出生几天,担心温度过高或过低,过高怕热着宝宝,太低又怕宝宝着凉。这个时候,控制环境温度和表感温度,以确保新生儿的体温正常就尤为重要了。
出生天数不同 室温也不同
事实上,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正如上文所说,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常随体重及日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室温的控制需要随着宝宝的出生天数而调节。(以下讨论的室温建议,为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不在此讨论范围)
出生24小时:裸体放置在暖箱中,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34℃。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为33~34℃。
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
出生3-5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
打造舒适环境的几个关键点
给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温度、湿度上都要下功夫。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空调: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
暖气、火炉、取暖器:在北方或者冬季,使用暖气、火炉等取暖,保暖效果明显,但必须保持室内通风。
窗户: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空气增湿器: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如果家里是使用空气加湿器的,为防止水中绿脓杆菌滋生而污染空气,妈妈要注意每日换水,最好注入纯净水或冷开水。
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一般来说,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那么,室内温度调节好了,宝宝的体温又该如何调节呢?除了要经常摸摸婴儿四肢探温,还可以从婴儿的睡姿来观察:
新生儿有一个应对周遭温度变化的聪明法子——调整自己的活动量。当周遭温度如果变凉,宝宝就会醒过来,立刻开始摇动胳膊和腿,在体内制造热量,为自己升温。环境若是变热,宝宝就会舒服地多睡一会儿,并且摆出一个“日光浴”的睡姿,将四肢伸展开,进行散热。如此体态,也可以成为判断他是否太热或太冷的标准。
根据室温增添衣物的参考标准
室温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
10~15℃: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
22~25℃: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
26~28℃: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
29~30℃C:穿汗衫,包一层单布;
30℃以上: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
当然了,要让新生儿有一个舒适又有利于健康的室内温度,还需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而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任何理论标准都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前提。
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由于其病因比较复杂,所以家长在护理时非常头疼,稍不注意就让湿疹钻了空。因此,家长应该全面...
在生活中,家长朋友有时会发现宝宝老爱揉眼睛。有时揉的都出现血丝还要揉,不让揉还哭闹。看到这一幕,许多家长都会感到忧心,宝...
秋天坐月子如何预防感冒这是产后护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产后,新妈妈气血两虚抵抗力下降,加上出汗较多,全身毛孔经常张...
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宝宝们而言,没有比母乳更好的食物了,但是,给宝宝母乳也需要讲究情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哪些情况不适...
很多女性朋友都知道,坐月子是女性产后的恢复期,这个时间段,除了禁止外出,好好休息外,还要好好的补充营养,使身体快速恢复。...
产褥期排尿困难是一种暂时性的排尿功能障碍,一般发生在产后1-3天内。妊娠末期,孕妇体内潴留大量水分,产褥初期体内多余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