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什么是产力
产妇生孩子时所用的力量即为产力。产力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三
大产力。分娩时,任何一种产力出现异常都可影响到顺利分娩。
产妇在分娩时,如果产妇出现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子宫发育不良等因素,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宫缩乏
力、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亢进等产力异常情况。产力异常可导致难产,给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出现这种情况,医生多会建议产妇用剖腹产分娩。
此外,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若出现分娩恐惧、胎儿过大、过早用力等情况,容易出现产力不足。产
力不足是产力异常中的一种,产力不足容易导致宫缩乏力,胎儿无法顺利娩出,如果第一产程用时过久,
容易造成胎儿窒息或产妇出血的严重情况。针对产力不足的情况,医生多会使用催产素来帮助产妇分娩。
为了避免产力不足和产力异常情况的发生,产妇在分娩前要注意饮食,增强产力,同时在分娩过程中要尽
量放松,积极配合医生。如果存在胎儿过大、子宫发育不良或存在妊娠期并发症,最好采用剖腹产,以免
在顺产过程中出现产力异常情况。
产力不够原因
1、精神因素。如果在生产时,产妇的精神过于紧张,或者是对生产有恐惧心理,那么大脑皮层很可能会发生
功能失调,宫缩无法进行正常的调节,出现产力不足,分娩难度加大。
2、子宫因素。生产时宫壁过度伸展的女性易出现产力不足,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妇是怀有双胎,羊水量过于充
足、胎儿太大,或是子宫先天发育不良等,都会影响宫缩产力。
3、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部。当胎儿的先露部分无法贴紧妈妈的宫颈部时,反射性宫缩的发生会发生障碍,引
起产力不够。
4、药物影响。由于分娩的剧烈疼痛,很多产女无法忍受,这时可能会要求使用一些镇静剂,使用过量会给产
力造成影响。
5、内分泌失调。在孕晚期,如果雌激素或者是催产素不足,孕激素又处于过多的状态,乙酰胆碱在此时相应的减
少,女性的子宫敏感度会因此降低,引起产力不够。
6、其它。在生产时,由于过度疲劳,吃的太少,或者是第一产程时使用腹压过早,或者是因为膀胱充盈导致胎先
露下降等,都会引起产妇的宫缩乏力,引起产力不够。
怎么增加产力
1、在分娩前要多吃一些富于营养的食物。如果产妇有了临产的迹象,即便有了痛感,也需要吃点东西补充一下能
量,这时可以吃热量较高的食物了,比如说大米、面粉、巧克力等。
2、要临产了,产妇要克服紧张的情绪。产妇精神愉快才利于生产,过度紧张恐惧会使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受到影
响,直接影响到生产时的子宫收缩力度,所以此时产妇要进行自我调节,家长也应给予产妇鼓励安抚,帮助产妇消
除不良情绪。
3、呼吸调整。生产时,每一次的宫缩产女都要配合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使体内的含氧量增加,能够减轻子宫的疲
劳,使疼痛相对减轻,能够帮助产妇对于产力的正确发挥。
4、使用缩宫素。缩宫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催产素,当出现产力不足时,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宫缩素帮助生产。
产力不足的预防
1、产前锻炼。提高其他肌肉力量。虽然产力是以子宫收缩力为主,但是腹壁肌、膈肌的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也是
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肌肉乏力,也有可能造成产力不足的现象。针对这些肌肉,孕妇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使肌肉
更加强健有力,并提高心肺功能,对于分娩是很有用处的。可以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比如爬楼梯和原地做高抬腿缓
慢踏步动作,还有提肛动作,都是有利于锻炼产妇大腿和臀部肌群、腹肌、腰肌和大腿肌群、肛提肌收缩力等的 康运
动。
2、增强营养。出现分娩征兆后,可以多吃营养价值保健高的食物,在食物的选择上以半流质或软烂的食物为主,如鸡
蛋挂面、蛋糕、面包、粥热量比较高、易消化等食物。当进入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会变得频繁,疼痛加剧,产力消耗
增加,此时产妇应尽量在宫缩间歇摄入一些果汁、藕粉、红糖水等流质食物,以补充产力。
3、保持乐观。产妇在分娩前,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和担忧,更不要因此而出现抑郁,因为不累情绪可影响到产
力的发挥,同时要注重睡眠,在分娩前保证充足的体力。
4、采用剖腹产。如果产妇身体情况比较差,或胎位过大或胎位不正时,可考虑进行剖宫产,因为这些因素容易导致产妇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无法使用腹壁肌及腹肌收缩力等情况。
在怀孕以后,孕妈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越来越敏感,总担心某些变化预示着不好的消息。随着孕周越来越多,腹部逐渐隆起,有些孕妈会发...
很多女性朋友一下班或者休息真的是彻底放飞自己了,恨不得整个人都瘫在沙发上,就连坐着都喜欢翘个二郎腿,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
很多女性在决定生孩子之前,都在犹豫不定。大部分都觉得生孩子既要忍受怀胎十月的辛苦,同时也要忍受分娩时的强烈疼痛,想想这些...
怀孕一定要怀满十个月吗? 答案:当然不是。
胎教是指从怀孕开始,调节和控制母体的内外环境,根据胎儿各时期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胎宝足月之后,孕妈就要考虑自己的分娩方式了。一般来说,只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两种生产式可以选择,但是自然...